依循《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大观园众人在榆荫堂前打秋千的乐事,清嘉庆廿五年,本衙藏板属名嫏嬛山樵所著《补红楼梦》在第三十六回榆荫堂清明风筝会一中,先写出一幅美丽的深闺园林图景,再从绿柳林间寂寞的秋千架上,续写太虚幻境众女儿芳魂的团圆。其间由欢乐到惊悸!再转为温蔼的氛围。短短一篇文字,教人历经人世间陡然转换的沧桑变化,很令读者啧啧惊奇!同时也心生慨叹。
作者写道:清明时节,大观园众人以放风筝为戏,当她们正在仰面观看天上的风筝时,忽见沁芳桥那边柳树林间新立了一座秋千架儿,上面有彩旗招驰,那架儿角上还挂着一个大绸蝴蝶风筝呢。柳荫间,秋千架上一个偌大的绸缎彩蝶风筝,作者为我们构画了一幅闺阁花园里的游戏空间,接着便有个丽人儿登场,那是平儿,她伸出纤指问道: 那里怎么还有一个风筝呢?顺着这句话,众人便因势都走上前来。
大家听见平儿的问话,都来瞧一瞧。果然是个好风筝!秋水道:这是那边琮三太太家放的,教人取下来,送过去吧。然而还是李纨懂得放风筝的习俗,她说:这是人家放晦气的,不用送还了,取下来烧掉了吧。就在丫头们拿竹子挑了下来,一边烧风筝的同时,绣琴和素琴两人看见这个秋千架儿,一时兴起便同坐上画板去,两人挽住两边的彩绳,紫云给她两个推送起来。玩了一会儿之后,又轮到秋水和春山两个笑着也坐上画板去,紫云便也给她两个推送起来。大家见到她们又比绣琴、素琴打得更好,于是众人喝采。
等她两人下来了,惜春在旁边看着,突然笑道:妳们都打的是坐秋千,有什么好看呢?看我打个立秋千给妳们看,好不好?说着,便撩衣上前,站上画板去,两只手挽住两边彩绳,也不用人推送,把脚蹬开,便渐渐儿地打了起来。平儿笑道:今儿四姑娘怎么这么高兴呢?大家都说:可不是吗!这也算是奇事了!说着,只见惜春在上面愈打愈紧,直飞到半天里去了!也是作者有心预示不祥的征兆,因此安排李纨说道:可惜四姑娘不肯穿艳丽衣服,只爱素静,若有好颜色衣服打起秋千来,真是诗上说的『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了。』大家都说:可不是呢!那血色裙和断送等字眼,分明教人怵目惊心!
正当众人喝采之际,不防那秋千架上两边的彩绳忽然一齐断了!把惜春连人连脚下的画板,一齐抛了出去!因飞出去的力道甚猛,惜春便一直被抛出有四、五丈远,方才落了下来,扑通一声,落在了沁芳桥下的河水里。此河通着外潮,现今春水涨了,河面足有两丈多宽呢!惜春掉落在河中间,人便了立刻沉下去了!只有那画板飘在水面上。
当下众人都大吃一惊,说声:不好了!,连忙一齐跑至河边看时,见人已沉下。紫鹃看见后,放声大哭!料想捞救起来也未必中用,既然姑娘死了,我还活着做什么呢?因此心里一时想不开,便拼命地也向河当中涌身一跳!扑通一声,也沉下去了。大家看见,都叫说:不好了!一个还没去救呢,怎么又下去一个,还了得吗?
原来作者欲借秋千来送惜春魂归天界。因为在秋千架上,绳断之时,惜春分明看见了妙玉在向她招手。惜春连忙上前,说道:妙师父,妳等我一等。那妙玉还笑道:我在这里等妳呢,妳快上来吧。惜春连忙走至妙玉跟前,拉了她的手说道:妙师父,你可是从芙蓉城来的吗?妙玉点头,惜春便高兴地说道:我们走吧。妙玉笑道:我等了妳来,妳还要等她呢!惜春疑惑地问:我还等谁啊?妙玉道:妳看,那不是她来了吗?惜春回头看时,只见紫鹃忙忙地走来了,一边口内喊道:姑娘慢着些走,我来了。惜春笑道:原来妳也来了,你这可认得妙师父吗?紫鹃忙给妙玉请安。妙玉道:我在前头走,妳们跟着我来就是了。
于是,妙玉在前,惜春在中,紫鹃在后,三人一路行来,隐隐半云半雾。走了多时,只见前面一带淡红围墙里出现隐隐楼阁。惜春问道:妙师父,那前头可是芙蓉城了吗?当下她们进了南门,到了石头牌坊前,只见警幻仙姑同宝玉、迎春、凤姐、黛玉、香菱、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可卿、晴雯、金钏、瑞珠都迎了出来。大家相见,然后一齐到花满红城殿上坐下。宝玉说道:妙师父来得好快啊!我计算着妳们该到的时候,便约齐了她们出来迎接,才走到牌坊前,就有人来說妳们到了。妙玉道:我是算着时候儿去的呢,且没有什么耽误的事,可不就来得快了吗!惜春问宝玉道:二哥哥,你到了这里有几年了?宝玉道:我来了好两年了。我们这里,这些日子天天盼妳来。原来紫鹃姐姐也跟妳来了。紫鹃便给黛玉请安,黛玉忙拉着说道:我们这有十多年没见了,我知道妳在四姑娘那里,却不防妳们今儿一起来了。这可好得很了!
行文至此,读者已经明白惜春藉由荡秋千而羽化升天了,过程中,还挟带了紫鹃。她们在芙蓉城与人世间的亲友团聚。何谓芙蓉城?南唐李煜于〈感怀〉诗云: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中也有: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 至苏轼,又写《芙蓉城》诗序:世传王迥字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可知芙蓉城便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修道之人在道行高超之后,灵魂便能够脱劫飞升,《补红楼梦》的作者于是设计了一幕荡秋千的场景,让惜春的秋千直打到云霄,又将她的肉身抛入河中尸解,借以达到蜕解的境界。
然而嫏嬛山樵借秋千而蜕解的想法,实际上有来自嘉庆三年九月中浣《续红楼梦》的秦子忱。他的续书是从林黛玉死后写起,因而与其他续书或从八十回后续写,或由百二十回后接续者有所不同。他在第二十九回庆团圆神游太虚境里写道:话说惜春自从栊翠庵出家以来,一尘不染,诚心悟道,如今已经修成了半仙之体,只等明人指点,便要立证菩提。他的那一灵真性,于每夜坐禅时,必与妙姑相会,妙姑在暗中指授妙诀。今当功行圆满,不欲肉体飞升,恐骇物听,思欲脱却皮囊,以成正果。所以预先约下妙姑,今日下凡来度脱。他因宝玉放风筝之便,略施小术,将妙姑接了下来。又因宝玉高兴要看打秋千,他自己故又借打秋千之便,脱却凡胎,暗中将绳儿扭断,将他的凡胎从半空中跌了下来。他的那一灵真性,依旧聚而成形,早飞在空中,骑在青鸾风筝的背上,众人那里能知道这些缘故。
放风筝与打秋千本是古代千金小姐在后花园的娱乐活动,而自从唐代高无际作《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并序》一文,我们便见识到汉代以来,闺阁女子娴熟的打秋千高难度技巧,所谓:一去一来,斗舞空之花蝶;双上双下,乱晴野之虹霓。径如风,捷如电,倐忽顾盼,万人皆见。……时进时退,以游以遨,类七纵而七舍。秋千美人原是迅如风、捷如电!时进时退,忽上忽下,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留给世人太美丽炫目的倩影与浪漫绮情的遐想。却又在清朝中期,补入了美人羽化归天,魂由太虚的玄学景象。续、补《红楼梦》的两位作者秦子忱与嫏嬛山樵,他们先藉由风筝让妙玉自仙境下凡来接惜春,同时也让惜春打着秋千飞上天界,这一下一上,一来一往,使得纯游戏的活动增添了几许仙气灵动的色彩,也使《红楼梦》的故事更令人为之浮想联翩、不尽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