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上万个姓氏,而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是以姓氏来代表身份出身的,有很多高门大姓组成的士族门阀,可以传承千年,不管朝代更替还是外族入侵,都不影响他们的富贵。历史上最强的士卒门阀被称为五姓七望。
这五姓七望中的五姓是五个姓氏,七望是七个地方,分别是博陵崔氏、陇西李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
这几个家族大多自春秋战国就开始富贵起来,比如赵郡李氏的祖先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
五姓七望的势力一直到隋唐时期达到顶峰。在唐朝更是以娶到五姓女为骄傲,甚至有很多为了娶到这七家的女儿放弃和皇帝联姻的大臣。
赵郡李氏出身李牧
唐太宗继位之后,想要封赏自己手下的大臣,有一天他问房玄龄,你家大郎到了成婚的年龄了吧,我想把高阳公主嫁给他,咱们两家做个亲家。房玄龄听了之后并没有很高兴,但也向皇帝谢恩。
回到家中,房玄龄叫过来大儿子房遗直,皇帝想要将高阳公主许配给你,你明天去谢恩吧。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疼爱的女儿,容貌也是倾国倾城,但是房遗直听后很恼火,我只想娶五姓女,不想当什么驸马。
第二天,房玄龄见到唐太宗很为难,将大儿子的想法说了之后,唐太宗直接怒发冲冠,大声质问难道我皇家直女,比不上那几个人家?房玄龄只得说,是房遗直不知好歹,他的二儿子房遗爱很仰慕公主,很愿意娶入房家。唐太宗面色才稍好一些。
陇西李氏的李广
过了没几天,唐太宗发现御史大夫魏征天天闷闷不乐,就召魏征觐见问他缘由。这魏征只好说出来,他的儿子也要娶妻了,儿媳妇是太原王家的人。王家说必须要70万钱的聘礼才肯下嫁。
唐太宗就有些不太高兴,问魏征,你就不能换个人家?魏征好像不知道唐太宗是因为娶五姓女的原因不高兴,他回答其他那几家更贵,博陵崔氏没有100万钱都没资格娶,我这还是找的便宜的。
这下唐太宗彻底怒了,他手下的大臣竟然一个个去巴结这些门阀大族,甚至感觉皇家都没有他们富贵,于是他命令高士廉重修《氏族志》,给天下姓氏重新排名。
卢氏之祖,姜子牙
这《氏族志》曾经在魏晋时期编写过,当时是以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四大家族,但是几百年过去这些家族实力早已发生了变化,唐太宗也想借用这次机会给这些千年门阀来个大洗牌。
但是高士廉显然没明白唐太宗的意思,他重新修订过的《氏族志》依然是以五姓七望为第一等姓氏,排名第一的是博陵崔氏,唐太宗大为光火将打发回去重新编写。
这高士廉就去问长孙无忌这事哪里干得不合适,长孙无忌问题,当今是谁在坐天下?高士廉说,自然是陛下坐天下。长孙无忌反问他,那博陵崔氏怎么在皇姓李家之上呢?高士廉恍然大悟,急忙回去修改去了。
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
过了几日,《氏族志》昭告天下,天下第一姓是李姓,所有氏族以皇族为尊。但是这并没有彻底解决世家大族把持朝堂的局面。
到了唐文宗时期,唐文宗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他的孙女可以嫁给自己的太子,郑覃不客气地说,自己家的女儿只能嫁给五姓七望的人,最后她孙女嫁给了一个九品的崔姓小官。
至于为什么很多官宦之家都想要和五姓七望联姻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利益。这些家族都已经传承千年了,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势力,和他们联姻就带来了很多关系,比如陇西李氏就把持西域之路多年。五姓七望的财富、名望、人脉关系都是很多人觊觎的。
我是小聪,今天我们讨论一下,你是愿意当驸马还是娶个五姓女呢?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