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侠_欣益奇一个专
做自媒体运营赚钱的博客

古今中外精彩经典寓言, 让你走出思想窠臼,创造人生新格局!

美国多元智能的提出者迦纳(Dr. Howard Gardner)说:「智慧是一种处理讯息的生理与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下,被引发去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

因此,我们可以说,智慧是迅速正确认知、判断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人格、领悟力等。真正的智慧,在于自己的领悟、创造与实践。聪明的人未必有智慧,也未必幸福快乐,但有智慧的人能看到幸福、得到快乐。快乐幸福是人生智慧结出的甜美果实。

法哲蒙田说:「别人的知识可以使你学到某些东西,但是只有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为智者。」日本池田大作说:「知识能诱发智慧,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但它不等于就是智慧。」

追求智慧,可以时时感受光明的力量,把握理解人生问题的契机。《六祖坛经》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明代冯梦龙《智谋大全‧自序》说:「人要有智慧,犹如土地要有水,土地失去了水,就变成一片焦土,人没有智慧,就变成行尸走肉。智慧运用在生活中,就好比水运行在土地上一般。地势低漥的地方就注满了水,人事『低漥』的逆境,就充满了智慧。遍观古今成败得失的众多事实,没有一件不是如此。」证严法师说:「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敌人,能感恩就没有冤家。」

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智慧。因为知识教我们看到什么,而智慧教我们得到什么;知识教我们站得高,而智慧则教我们看得远。英哲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而我们则要说:「智慧就是力量。」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智慧。」吴经熊先生《内心悦乐之源泉》说:「智慧乃是道德行为的活泉。」品格、美德也好,品德、德行也罢,都是人类的核心价值、普世价值。美好的名誉,要靠品德和对社会、国家、人类的贡献才能获得,古今中外无不尽然,古今的圣贤豪杰,没有一个不具崇高品德的。《左传》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基础。成功大学医学院创院院长黄昆岩教授,致力呼吁「教养」,缔造「有品的社会」。历史学家柏杨先生在其所著《丑陋的中国人》书中说:「人如果离开了人性和高贵的品德,就跟禽兽毫无区别。」西班牙神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说:「美德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而邪恶是世界上最丑陋的东西。只有美德才是真实永存的,而其他的一切只不过是幻象。」又说:「要让世界更完美,就需要有更多品格高贵的贤哲之士,因此,尽力养成高贵的道德品行,是人人皆须努力的工作。当贤哲人士越来越多,世界也将越来越完美。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察楠楠《受益一生的北大品德课‧序》说:「毋庸置疑,品德是推动世界发展最为强大的动力之一,一个人拥有高尚的品德,是人性最高形式的体现,因为高尚的品德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人的自我价值。」有位哲人说:「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品德。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愚笨,没有高尚的品德就是卑俗。」而徐志摩则说:「人格是一个不可错误的存在。」做人必须从修德开始。

前台湾大学校长孙震说:「如果我们将现代经济制度,加上伦理,则经济发展一定会有更好的成就。」且看企业家的说法与体现: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有一次记者采访时被问及:「你的父亲李嘉诚教过你什么赚钱的秘诀?」他说:「我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他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父亲叮咛过,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生前曾经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能否为企业所用,不在于在校成绩多杰出,而是除了汲取专业知识外,也要训练自己成为有教养、具道德心的社会秀才。进入职场后能自动自发学习,愿意接受磨练,否则读到博士也没用。」

企业家华尔‧巴菲特曾在一次演讲中被问到:「你认为真正的成功是什么?」他回答道:「真正的成功并非用金钱所能衡量的,幸福成功的关键是在于你善待过多少人。」

然而,当今世人过度强调物质的享受,以致引发贪婪、自私、放荡的不良习性,而纯朴、善良、亲和、热诚的本性,逐步偏枯消失,品德日趋式微。王鼎钧先生〈三种成长〉中说:「光阴如顺流而下的波浪,品德却如逆流而上的船舶。」因此,重振品德,实为当务之急。

英国诗人勃来克写道:「一粒沙里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个天国。把无限放在手上,永恒就在一刹那间收藏。」

笔者平时阅读之际,发现并非只有惊天动地的大故事,才能阐述人生的智慧,体现高贵的人性与品德。也就是说,在一则小故事里头,往往也蕴藏着最深刻的智慧德光,即使是一则小小的寓言故事,也是如此。「寓言是一种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学样式,它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表达哲理智慧,是一种古老而又保持着青春生动的文学体裁。」

于是将百余则古今中外的小故事抄录下来,然后再三思考,试图把蕴藏在其中的大智慧挖掘出来,编写成书,名曰「111则小故事,看懂了,智慧就是你的!」笔者系一介书生,体悟到「智慧才是真正的财富」,有智慧才有明智清静的心灵。至望本书是一座暗夜海洋的灯塔,帮助世人安然回到安全的港湾。也对启迪世人人生智慧、提振式微的社会品德有所助益。

马克.吐温道歉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一向以幽默著称,他对当时美国状况的讽刺,令人叫绝。

有一次,他到某大学演讲,谈到了当前某些国会议员的卑劣行径,张口就骂,毫无顾忌,出现了一些过于激烈的言词,比如「现在国会中某些议员简直就是狗娘养的!」

演讲播出以后,美国人民都捧腹大笑。某些国会议员却感到颜面无光,便一起来对付马克‧吐温,强烈要求他登报道歉,还威胁说如果不照办,就要上法庭告他诽谤罪。

马克‧吐温也想息事宁人,就赶快到当地报社登报公开道歉:「本人上次在某某大学演讲时,说过『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确有不妥,而且不合事实。对此深表歉意,并郑重声明如下:『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的。──马克‧吐温。』」

这一来,原来没笑的美国人也笑了。那些议员无法追究他的诽谤罪,却陷入更尴尬的处境。

大智慧:

我们任何人总有理亏的时候,这时不应再固执己见,而要明快地运用智慧善巧解围,要不然众怒难犯,自取其辱。

就像马克‧吐温这样。他在演讲中说:「现在国会中某些议员简直就是狗娘养的。」这些话未必不是事实,他并不理亏,却激怒并得罪了那些「狗娘养的」议员。他们联合起来对付马克‧吐温,要他登报道歉,否则就要告他以诽谤罪。

聪慧的马克‧吐温「得理且饶人」,赶紧到报社公开道歉,承认自己说的话不妥、「不合事实」,并且重新郑重声明:「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的」。使得那些真正是「狗娘养的」议员无话可说,其实是不敢再说,「陷入更尴尬的处境」。

南怀瑾大师说:「大概人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们说错一句话,脸红了,但三秒钟以后,脸不红了,自己马上在心里头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完全对,再过把钟头,越看自己越对。」(见《南怀瑾大师的二十四堂国学课》页一六四)马克‧吐温也难免有这种通病,但是他的本性幽默,并不固执己见。

马银春说:「人都喜欢充满幽默与风趣的语言,幽默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使愁眉苦脸者笑逐颜开,也可以使热泪盈眶者破涕为笑;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也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也可以使欢乐者更愉悦。」

幽默大师林语堂说:「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我们如果固执己见,不知通权达变,往往自取其辱。古罗马马可‧奥勒留的《智慧书》中:「愚蠢的人很固执,同样,固执的人都很愚蠢。这种人越是观点错误,越要执迷不悟。其实一个人即使站在有理的一面,也未尝不可以做出让步。」

李志敏说:「人们最终会认识到你正确,并且会由此而敬佩你的宽容和大度。固执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击败他人之所得。这个时候,你所维护的不再是真理,而是粗鲁无理了。有的人头脑顽固似铁,固执己见,无可救药。如果妄想与固执相结合,其结果就会是永远的愚蠢。人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但并不是要在问题的判断上过于固执。」

马克‧吐温能通权达变,不固执己见,处事明快,而他的骂人艺术,诚属上乘。

马克‧吐温是近代幽默文学的泰斗,是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是怀着赤子之心的顽童,也是仗义执剑的骑士。海伦凯勒曾说:「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上帝也钟爱他,赋予他智慧,在他的心灵上描绘出一道美丽的爱与信仰的彩虹。」

 

萧伯纳与卡秋莎

萧伯纳是世界著名的大文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各地请他去演讲的邀请函如雪片飞来。

有一次,他到苏联去演讲。结束之后,准备在那儿好好玩几天。不料他刚走进一座小公园,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姑娘便出现了。于是他们便玩了起来,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分手时,他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妳妈妈,今天和妳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没想到小姑娘模仿他的口气说道:「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跟你一起玩的,是苏联美丽的姑娘卡秋莎。」

萧伯纳顿时大吃一惊,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含有不尊重对方的味道,而且有自高自大之嫌。但是卡秋莎天真无邪的回话,却重重地打击了萧伯纳的傲气。

萧伯纳从此以后,无论何时何地,都懂得要尊重对方。

大智慧:

萧伯纳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世界级大文学家,居然能够放下自己的身段,和一个普通的苏联小女孩玩了起来,而且玩了一段很长的时间,直到夕阳在天,才依依不舍地分手。

分手之际,萧伯纳要小女孩回家告诉妈妈说,他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小女孩也天真地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跟你玩的是苏联美丽的姑娘卡秋莎。」

萧伯纳顿时醒觉他刚才的话有不尊重对方的味道,而且卡秋莎天真无邪的回话,重重地打击萧伯纳的傲气。从此以后,萧伯纳以此为鉴,时时处处懂得尊重对方。难怪萧伯纳有句名言说:「一个人感到害羞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萧伯纳的道德涵养,谦卑低调,非一般人所能及,令人肃然起敬。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对别人表示尊重;否则,即使是名人志士,也必然会自食其果。

很多人为了赢得更多的关注、认同与推崇,经常不惜哗众取宠,竭尽所能,自我吹嘘炫耀。这样固然能赢得一些注目,却也会招来一些嫉妒、反感、甚至厌恶。

我们不必把自己看得过重,坦然而平淡地生活,不会有人把我们看成卑微、怯懦和无能。如果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那么,时时有被埋没的危险。

屠格涅夫与乞丐

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一个乞丐,乞丐伸手向他讨钱。他搜遍了全身上下的口袋,却连一分钱也找不到。他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便走向前去,紧紧握住乞丐的手,说:「朋友,真对不起,我今天出门确实一分钱都没有带。」

乞丐赶紧回答:「不,我宁愿接受你的握手。」

大智慧:

屠格涅夫是个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拥有真善美的心灵。他身上一文不明,力不从心,无法对乞丐施舍,感到惭惶,于是紧握乞丐的手致歉。然而乞丐表示宁愿接受他的握手,因为乞丐得到他极大的尊重。

世上的人,虽然有性别、年龄、肤色、相貌、职业、宗教信仰、富贵贫贱、身分地位等差异,然而这并不代表人格上也有差异,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与渴望,即使最卑微的人,哪怕是一个乞丐,都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任何一个人,不要随意践踏别人的人格与尊严,如果随意践踏他人的人格与尊严,其实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尊严扫地。所以,大陆学者周国平先生说:「一个有自己人格和尊严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他人的尊严与人格。同样,如果你侮辱了他人,就等于侮辱了你自己。」

然而,我们也不必因贫穷等而自卑,没有人愿意去做乞丐,没有人想让自己永远贫穷,更没有人想让自己永远被人冷漠和鄙视。

屠格涅夫的尊重乞丐,是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典范。

 

爱因斯坦的旧大衣

爱因斯坦移民美国之后,生活依然保持朴素,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每天上街都穿得破破烂烂。

一天,他又穿着那件破大衣在纽约街头散步,巧遇一位老友。老友指着他那件已经破了洞的大衣说:「你这一身与周围太格格不入了,赶紧换一件大衣吧!」

「有这个必要吗?」爱因斯坦反问道,「反正这里的人都不认识我。」

几年以后,他发现了相对论,名满天下。当他又一次在街头碰到那位老友时,老友指着他依然没有换掉的大衣说:「你现在已经是世界名人了,总该换掉这件破大衣了吧?」

爱因斯坦回答说:「照样没有必要,反正这里的人都已经认识我了。」

后来,他的相对论遭到主流科学界的否定,甚至众多专家学者联合贬低他。一九三○年,德国出版了一本《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的书,来批判他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知道后哈哈大笑,说:「有必要这么多人吗?如果真能证明我错了,一位就足够了。」

大智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宠辱偕忘,在成名前与成名后,总是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像他这样的人,没有得诺贝尔奖于他无损,得了也无增加什么。

得宠与受辱对人格都是一种贬低,受辱伤害自尊,而得宠会使人对意外殊荣惶恐,无形中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唯有不计较宠辱,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明代洪应明《菜根谭》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以平常心来看待宠辱,宠辱偕忘。

一般人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随波逐流,追求时尚,生活奢华,这是人们庸俗化的重要原因。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他明悉自己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所以有正确的行动方向,不讲求物质的生活享受。

爱因斯坦是一个极有人文素养的科学家,这一点极为难能可贵。他曾经说:「一个科学家而缺乏人文素养,只不过是一条训练有素的狗。」他又曾经说过下列所引述的「智慧金言」:

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还是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道德行为并不意味着仅仅严格要求放弃某些生活之享受的欲望,而是对全人类更加幸福之命运的善意关怀。

人所具备的智力,仅够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欠缺。如果这种谦卑的精神能为世人所共有,人类的世界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发展他们理智和艺术上的才能。

爱因斯坦以创始「相对论」闻名于世。在一次社交聚会上,有几个人拼命巴结他,当众说了一些他已登峰造极的吹捧话。

爱因斯坦急忙站起来说:「如果我相信刚才听到的话是真的,那我一定疯了。我心里明白我没疯,所以我不相信这些话。」

有一天,电台记者要求爱因斯坦发表谈话,并答应付给他一千美元的酬金。

「我的话根本不值那么多钱。」爱因斯坦拒绝道。

「你大概不喜欢金钱吧?」

「噢!基金会最近寄来面值一千二百美元的支票,我倒挺喜欢的。不过,我把它当作书签使用,后来它同那本书一起丢失了。」

「那实在太可惜了!」

「一点也不。依我看,每一份财产都是一块绊脚石。」

 

认识自己

一个青年想向智者学习一些人生智慧。青年问:「我先干些什么呢?」

智者说:「你先认识、熟悉一下周围居住的人们吧!」

青年虽然一头雾水,还是照做了。过了几天,青年向智者说:「周围的人我都认识了,接着该干什么了?」

智者说:「肯定还有遗漏,继续去认识吧!」

几天后青年又来见智者,说:「周围所有的人我都认识了,请指示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吧!」智者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青年满腹狐疑,夜以继日地寻找着,不放过一个人,还是寻找不到。

不知过了多少天,青年偶然在一面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身影,豁然顿悟了。

大智慧: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智者让年轻人去认识周围的人,实际上是要年轻人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习得人生智慧的起点。我们常会抱怨「没有人了解我」,其实,我们又何尝了解自己呢?

很多人都觉得了解自己不是什么难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看待别人清清楚楚,但对自己却是懵懵懂懂。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事情做不成甚至失败以后,自己或别人来检讨原因,往往就在没有「自知之明」。没有自知之明就是不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的人,比较能减少挫折,多一些成功的机会。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不断地提醒人们要「认识自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必须认清自己的无知,坦承自己的无知,才能获得真知。他的伦理学的根据,是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上的格言:「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在雅典学院的门楣上题了一句话:「入此门来,认识自己」。罗马帝国时代的政治家和哲学家西塞罗也说:「『认识自己』的格言,不仅旨在防止人类过度骄傲,也在于使我们了解自己的价值何在。」在古希腊帕尔索山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你要认识你自己」的箴言。法国哲学家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德国哲学家尼采,在《道德的乐谱》的前言中,也针对「认识你自己」来大作文章。美国麦克阿瑟将军〈一个父亲的祈祷词〉中说:「(主啊)教导我儿子笃实力行而不从事空想;使他认识祢,同时也认识他自己,这才是一切知识的开端。」

认识自己才不会把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面临成功,不会忘乎所以,趾高气扬,瞧不起别人;遇到挫折失败,也不会丧失信心,而能更加谦虚,更加勤奋。

那么,我们要认识自己的什么呢?那可就多了,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家世祖宗、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身体健康状况、人格特质、志趣、嗜好、优缺点、潜能、角色、责任、使命、价值观、人生目标、父母长官社会国家对我们的期望等等。

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首先要向内分析和审视自己,其次养成每天自我反省的习惯,第三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第四多接受各种挑战,最后,接受性向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

本文由蝶侠_欣益奇自媒体整理编写,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欣益奇自媒体 » 古今中外精彩经典寓言, 让你走出思想窠臼,创造人生新格局!

蝶侠_欣益奇|一个专做自媒体运营赚钱的博客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蝶侠_欣益奇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