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小说中,因为顺治英年早逝,对于他的死有着总总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顺治出家」。
在这则传说中,顺治对秦淮名妓董小宛用情甚深,然而,红颜薄命,董小宛死后,悲痛欲绝的顺治,决定放弃帝位,到山西五台山出家当和尚。
据说顺治的儿子康熙后来六次西巡,其中有五次都去了五台山,目的就是为了去寻找和探望父亲。
那董小宛是谁?
董小宛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她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并称「秦淮八艳」,是明末清初时在南京秦淮河畔曾经相当活跃的名妓。
不过董小宛出生天启四年[1624年],而顺治出生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到民间传说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陷杭州,董小宛被掳掠回京时,顺治才8岁,董小宛则是22岁,这年龄差是帮顺治找奶妈吗?
更何况,历史上的董小宛早在崇祯末年就已从良,嫁给「江南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从此「却管弦,洗尽铅华,精学女红」。
在明末的战乱中,冒辟疆在逃难中数度患病,这期间,都是董小宛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董小宛去世后,冒辟疆还写了一篇《亡妾董小宛哀辞》,显示董小宛嫁给冒辟疆后,两人生死与共,没有分开过。
虽然董小宛不可能是顺治的爱妃,但民间这则传说中,还真有创作的原型,这人就是董鄂妃。
据《清史稿-后妃传》:「孝献皇后栋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六宫。」董鄂妃确实深得顺治宠爱,她18岁一入宫就被封为贤嫔,一个月后升为贤妃,再隔两个月,顺治就封其为皇贵妃。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董鄂妃由嫔到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不要说清朝,放在历史上都十分罕见。
后来董鄂妃香消玉殒据说对顺治打击甚大,他一度不顾一切的寻死觅活,大臣们都不得不轮流在旁守着他。
董鄂妃丧礼时,顺治更命八旗皇亲贵族轮流为其抬棺,还让三十名太监和宫女一同殉葬,更追封董鄂妃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丧礼结束后,顺治更向周边人透露剃发出家的念头,是宗亲大臣极力劝阻才未果,不过在董鄂妃去世后数月,顺治也随之过世。
以上这种种的事情,在民间的传说中,就逐渐发展成顺治其实没死,他因为过度思念董鄂妃,选择出家五台山这版本。
既然董小宛和董鄂妃是不同人,那为什么民间传说会将两人扯在一起呢?
这可能是因为她们俩姓中都有一个「董」字,二人又都是倾城倾国的绝色佳人,所以一些文人在编写野史时,为了使情节离奇,有吸引力,便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法,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
至于顺治的真实死因,并不是哀伤董鄂妃之死,而是死于「天花」,不过这说法因为不够浪漫,通常都被自动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