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意间看到了奥美创意总监龚大中在成功大学毕业典礼上以「斜杠人生」为题发表演说,他提到在欧洲的年轻人之间,从八九年前开始,流行PK 「斜杠人生」,看看谁的人生更为多采多姿。换句话说,欧洲的年轻人不希望自己这一辈子一直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而是经历丰富的色彩人生。他以自己为例,他是创意总监/词曲创作人/导演/ 跑者(runner)/ 吉他手/ 作家/ 教师/ 讲故事的人…. ,其实,追求「斜杠人生」的先决条件是生活温饱无虞。所以这建议对于眼下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有点陈义过高。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如何保住一份饭碗,就已经让人伤透脑筋,哪有那份心情讲什么「斜杠人生」?
作为苏轼粉丝的我,突然有一个念头闪过心头:如果以「斜杠人生」这个角度来看苏轼,他的斜杠人生可以写出一长串:天才学生/ 官员/ 诗人/ 词人/ 画家/ 美食家/ 文学家/ 书法家… 。
苏轼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然而苏轼一生(1037-1101)仕途坎坷,36岁被调为杭州通判;39岁,调往密州(山东);42岁,改知徐州;44岁,调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 45岁,贬黄州团練副使;49岁,改授汝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团練副使;50岁,改任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知州,接着又改任起居舍人。54岁的苏轼自请外放杭州担任太守。56岁,知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县)。57岁,苏轼由颍州调知扬州;59岁,贬知英州(今广东省 ),正在途中,再贬惠州。61岁,谪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综观苏轼的一生,从早年科考得意,到后来的一连串的被贬,而且被贬的次数(九次)与被贬的地点偏远(儋州)都是创下宋朝的纪录。如果静下心来想想,苏轼之所以仕途坎坷,其实肇因于他的锋芒外露,诚如他的自评文:「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所以他的优点也正是他的缺点所在。在他第一次申请外放行舟杭州的时候,他的弟弟苏辙见哥哥屡屡触犯王安石,恐有大祸,甚是忧心,怕他外调杭州后又去做诗做赋,讥刺朝政,重起祸端,因与表兄文同苦苦劝诫他一番。文同做诗两句赠他道:北客若来休问答,西湖虽好莫吟诗。说到底他还是个文人性情,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抒胸臆,不同流合污也不谄媚巴结,所以经常触怒龙颜,或者得罪同僚。后来苏轼果然被对手诬告,而有「乌台诗案」之灾,入狱一百多天。
原本踌躇满志的苏轼,由于「乌台诗案」(1079)的政治灾难而被贬黄州团練副使,苏轼当时45岁。苏轼贬谪黄州,人生道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的精神支柱最初是儒家经世济民、积极用世的思想。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矛盾的心境丰富了他的人生视野,促使他的世界观发生深刻变化。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贬黄州之前是苏轼,而之后就变成苏东坡了。「苏轼时期」(1037-1079)他奉儒家而成为东坡居士之后出入佛老,玄思世事人生,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审美情趣和韵味。苏东坡在困顿的黄州五年期间(1080-1084),把儒佛道的思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达地观察社会问题,解决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的矛盾在心灵上的纠缠,并仍坚持积极的人生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保持淡泊旷达的心境;黄州的山山水水,帮助苏轼的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成就了「旷淡、超逸、灵动、缥缈」 的文风。
苏轼贬谪黄州后,诏书上规定他「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流连风景,体察风物。他之所以令人钦敬的地方,不止是他能达观地看待政敌的种种迫害,不自怜自艾,不怨天尤人,他以超迈宏观的视角,欣赏谪地各种山川景物情态,以及人情朴质之美。被贬黄州的第二年,苏轼趋于贫困,便在友人马正卿的帮助下,在黄州的东边旧营地申请了数十亩田地,使自己可以躬耕其中。此地恰是「东坡」,苏轼因此自号东坡居士,从此苏东坡的名号开始问世人间(1084-1101)。躬耕于农田,朝出晚归,与乡野父老,同出同入,势必会对苏轼的心态产生影响。孤寂、淡泊、旷达的心态历程,对苏轼被贬的心灵,得以调节和净化。也正是这五年,苏轼形成了后人景仰的旷达性格。也为他达到文学创作的巅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时期也是他在文学上创作的旺盛期,例如《水调歌头、兼怀子由》作于熙宁九年丙辰中秋,两篇《赤壁赋》作于元丰二年壬戌, 《念奴娇、赤璧怀古》作于壬戌七月等等。
另一方面,由于他本身是一个美食大家,爱吃,会品,会做,也会创新,当时没人会吃猪肉,主流都是吃羊肉,东坡在黄州买不起羊肉,却发现黄州猪肉好,价钱如粪土。他在《猪肉颂》中说,「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所以他教导当地人猪肉的烹饪方法。于是「东坡肉」便诞生啦!苏轼59岁,被贬到惠州,他初次尝到南方的水果荔支,极为赞赏;苏轼的〈食荔支二首〉其二,以清新平淡之语,写他对岭南特产──荔支的描述与赞美,诗中充满满足愉悦之情,表达了他「长作岭南人」的深切愿望。苏轼虽身为贬谪罪犯,却能日日大啖荔支,因祸得福,他陶然恬适地生活其中,如此快意的贬谪生活,就是长贬又何妨呢!诗中苏轼完全展示了他的达观、超脱、闲适的境界。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一词作于贬官惠州时候更早,当时苏轼已经养不起太多仆人,因此很多用人都纷纷离而去,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所以他在词中说:「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意思是指芳草就在脚下。只要珍惜脚下的芳草,就会发现它也有自己的美丽和动人,也同样赏心悦目。苏轼正是无论被贬到哪里,都能发现哪里的芳草,并陶醉于这芳草中,又何必思念故乡。因此他说「我心安处即吾乡」。这种思维才让自己始终都有一个豪放的好心情,词中「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其中「墙里与墙外」则是指朝廷与地方,显示他人虽在地方却仍心系君王的苦恼。
总的来说,苏轼最为令人敬佩之处是他总能对于逆境应付自如,这样的闲适自得,随遇而安,无异对当局宣示,他们的迫害无效,他们的惩罚无用,胸无芥蒂的达观,正是旷达的苏轼对时宰极大的讥讽。东坡天性旷达,喜欢交友,尤其是喜欢与道士、禅师往来论道,让他的思想仍经常保持乐观而豪迈的精神、爽朗而酒脱的风度,实得力于庄子及佛家思想的启发。这种超脱、开解的情怀,不止是对当朝险恶政治现实的回避,更是对现实极具意味的抗议。
苏轼的一生不由得让我联想起《孟子•告子》中的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苏轼对于下半生(1084-1101一连串的打击,都能从容面对,逆境中还能随遇而安,活出自我,并且为世人留下许多经典名篇。古人说:「文穷而后工」,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苏轼个人的不幸正是后人之幸。假如他一生仕途像晏殊一样的顺遂,或许今天世人就无法见到他留给我们的诸多经典文化遗产了。将砂粒放入蚌壳内,对于蚌而言是磨难,却终于产出美丽的珍珠。他那逆来顺受,越挫越勇的生活态度为世人留下活在当下的楷模典范。正是这份不寻常的历练让他成为历史上最为令人敬佩的伟人。